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这才是海南

搜索
查看: 8310|回复: 5

带你一次性搞懂世界历史——俄罗斯篇

[复制链接]

1015

主题

0

回帖

2100

积分

钻石:0 元

金豆:2106 点

金券:358 券

银豆:0 点

发表于 2022-3-17 23: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罗马帝国时期,以文明人自居的拉丁人和希腊人将帝国边界外的日耳曼人、凯尔特人和斯拉夫人共同称之为“三大蛮族”。
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在罗马帝国崩裂后的欧洲中世纪就成为了“三大蛮族”的天下,直到今天这几个“蛮族”依然是欧洲大多数国家的主体民族。
f45zmL7uP7sCcPUC.jpg

罗马人和“欧洲三大蛮族”

在前几期内容中为大家介绍了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建立的德、意、法、英四国历史,今天我们把目光转向东欧,走近另一个蛮族“斯拉夫人”的故事,看看俄罗斯的前世今生和历史沉浮。
蜕变:从野蛮走向文明

据说在远古时代,斯拉夫人的始祖名叫潘诺,他有三个儿子:列赫、捷克、罗斯,三个孩子长大成人后,便告别家乡潘诺尼亚,外出闯荡。.
后来,列赫在西北地区自立门户,形成了现在的西斯拉夫人;捷克在西南部娶妻生子,他的后代就是今天的南斯拉夫人;罗斯则到了北方,就有了后来的东斯拉夫人,也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的主体民族。
但是根据最新考古学的材料表明,其实斯拉夫人的发源地并不在中欧地区的潘诺尼亚,而是在今天波兰、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交界地带的第聂伯河与维斯瓦河流域一带。
M3Xe744RmRnH8tC2.jpg

斯拉夫人分布图

到了公元8到9世纪,居住在诺夫哥罗德地区的东斯拉夫人,各个部落之间冲突不断,社会混乱,几个部落之间长期互相征伐。
与此同时,维京人中的一支——瓦利亚格人,占据了诺夫哥罗德北方建立了王国。
看到瓦利亚格人的强大和社会稳定,东斯拉夫人很是羡慕,几个东斯拉夫部落停下战争,坐在一起商量也要组建一个稳定的国家,可是大家都不懂得如果管理一个国家的事务。
商量来商量去,一部分东斯拉夫人决定请瓦利亚格人的军事领袖——留里克,来到诺夫哥罗德做他们的国王,而另外一部分东斯拉夫人不同意这个决定,又再次发动了战争。
公元862年,留里克还是被邀请到诺夫哥罗德,登上了诺夫哥罗德大公的宝座。而留里克作为维京人的后裔,用古维京语中的“水手”一词的发音——“罗斯”,命名了这个新的国家,正式建立了罗斯王国,俄罗斯留里克王朝的统治也正式开始。
留里克做了斯拉夫人的领袖后,靠着带来的瓦利亚格人军队打败了叛乱的旧贵族,稳定了新国家的社会秩序,并引导东斯拉夫人进一步向文明社会迈进。而留里克带来的瓦利亚格人也逐渐融入了斯拉夫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了今天俄罗斯人的祖先之一。
Mh9Mt9b9qM9Yqj8v.jpg

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个国王——留里克

公元879年,留里克去世,其子伊戈尔年幼,由其亲属奥列格摄政。
在奥列格摄政期间,罗斯国家开始了扩张,征服了斯摩棱斯克和波洛茨克等广大地区。更重要的是在公元882年,罗斯人征服了另一支瓦利亚格人在今天乌克兰的首都建立的基辅王国。
因为基辅地处平原,又靠近拜占庭,商路繁荣,而且气候条件比寒冷的诺夫哥罗德更适宜居住。于是,在征服基辅的当年,奥列格就把罗斯王国的首都迁于此地,基辅罗斯正式成立。
基辅罗斯在奥列格的率领下,还曾在907年两次攻入君士坦丁堡,逼迫拜占庭皇帝给予罗斯商人免税的权利。后来,伊戈尔亲政后又两度攻入拜占庭境内,震动了整个东欧。
不过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基辅罗斯还是和拜占庭保持着良好的商贸往来。因为基辅罗斯地处寒冷的北方,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中世纪早期,基辅罗斯无法像其他中西欧国家那样通过发展农业来使国家富庶。
另外,刚从原始部落走向阶级国家的基辅罗斯,在制陶、纺织、冶铁等加工制作技术上远没有拜占庭、阿拉伯等国家先进。
因此,基辅罗斯重要的税收只能通过靠武力掠夺周边弱小的民族,以及在每年的春季,罗斯大公率领部队到各地挨家挨户的索取皮毛、蜂蜜、粮食、奴隶等,用于和其他国家交换商品,称之为“索贡巡行”。
EXnaAG4L4NG91pJG.jpg

索贡巡行

在不断的贸易往来中,拜占庭所信奉的东正教、西欧国家信仰的天主教、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甚至犹太教、拜火教等宗教都随着外国商人传入了基辅罗斯。
罗斯大公也慢慢发现如果一个国家信仰杂乱,民族与民族之间很容易发生矛盾和冲突。于是,在弗拉基米尔大公上台后,就决心改革多神教,他派出许多使者考察了几个宗教的教理教义,在一番权衡利弊之下决心皈依东正教。
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迎娶了拜占庭的希腊公主,宣布东正教为国教,强令所有居民下河接受洗礼,并与拜占庭修好,奉拜占庭教会为正宗基督教教廷。
这一重要的转变,使得东斯拉夫人在本民族的风俗基础上,接受了瓦利亚格人文化和拜占庭文化的影响,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基辅罗斯文化。
此后基辅罗斯在拜占庭文化的影响,接受了封建等级制度和贵族文化,斯拉夫人遗留的一些原始氏族制度也逐渐消失,国力慢慢强盛起来。
特别在弗拉基米尔的儿子雅罗斯拉夫继位后,基辅罗斯国力达到了鼎盛,基本上统一了整个东欧平原地区。
可是好景不长,1054年雅罗斯拉夫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在名义上实行三人共治,但实际上却各行其是,导致基辅罗斯开始分裂。
t6kpvz99rkykQ1kU.jpg

基辅罗斯的分裂

后来,基辅罗斯内部逐渐分裂,各部之间互相攻伐,又受到南方波兰人和立陶宛人的入侵,整个基辅罗斯到了12世纪彻底就垮掉了,全国也分裂成了独立的12个小公国。
而对于罗斯人来说,更加不幸的是:此时在东方的成吉思汗已经完成了蒙古各部的统一,他们最恐怖、最黑暗的一段历史时期即将到来。
崛起:从附庸小国成为东欧大国

公元1219年,蒙古第一次西征开始,击败了以基辅王公为首的罗斯南部诸王公。1236年蒙古第二次西征再次开始,最终整个罗斯全境,除了北方主动归附蒙古的诺夫哥罗德外,其他罗斯公国全被蒙古所征服。
1243年,蒙古第二次西征的统帅,也就是成吉思汗之孙——拔都,以伏尔加河流域的莱萨为首都,建立了钦察汗国,也称金帐汗国,开始了蒙古人对罗斯人长达两百多年的统治。
在蒙古人征服了罗斯之后,因为“罗斯”这个名字发音不符合蒙古语的发音规则,所以蒙古人在称呼罗斯人的时候,按照他们的语言习惯,添加了一个更方便于蒙古人发音的前缀,于是就演变成了今天我非常熟悉的“俄罗斯人”。
不过,蒙古人对于俄罗斯统治其实还是很随意的,蒙古大汗会任命一位最忠诚于他的俄罗斯王公出任“弗拉基米尔大公”,作为大汗在整个俄罗斯地区的“包税人”,代表大汗征收赋税和兵员。
e7mKSEqB12rc6bB6.jpg

金帐汗国统治下的罗斯诸公国

后来因为金帐汗国陷入了王室内斗和分裂,无力阻挡立陶宛对于俄罗斯地区的入侵,罗斯地区就被分裂成为了蒙古人统治下的东北罗斯,和并入了立陶宛的西南罗斯。
东斯拉夫民族也就在这个时候走上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道路,东北罗斯后来就发展成为了今天的俄罗斯,而西南罗斯也就成为了今天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前身。
而在金帐汗国衰落之际,其治下的莫斯科公国却悄然开始崛起。
当蒙古入侵罗斯的时候,莫斯科还仅仅是诺夫哥罗德公国的一个边陲小镇,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大城市。
到了1276年,诺夫哥罗德王公的幼子丹尼尔继承了莫斯科的领地,成为了莫斯科公国第一任大公。
丹尼尔的儿子尤里继位后,又控制了整个莫斯科盆地,并向西发展至莫扎伊斯克,使得莫斯科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公国。并且尤里在外交上又迎娶了大汗的妹妹为妻,成为了金帐汗国的显贵。
等到尤里的儿子伊凡一世继位后,靠着和蒙古王室的血缘关系,被册封为“弗拉基米尔及全俄罗斯大公”,成为了金帐汗国在俄罗斯地区的代理人。
伊凡一世靠着帮蒙古大汗收税这份美差,从中捞到不少油水,变成了全俄罗斯最富有的人,获得了“钱袋子”的绰号。但是,莫斯科公国也正是靠着这份差事,为将来推翻蒙古人的统治不断积蓄着力量。
ERqRorbJ8uQh1O1b.jpg

接受大汗册封的罗斯王公们

公元1453年,千年老妖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灭亡,拜占庭的末代公主索菲亚被罗马教廷安排嫁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
伊凡三世借助了这场联姻的价值,开始以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自居,自称莫斯科公国是第三罗马,然后高举着“宗教”和“民族”这两面大旗,南征北战,以武力积极扩大莫斯科的权势。
而此时的金帐汗国早就土崩瓦解,分裂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蒙古汗国,伊凡三世正是利用了这个机会,迅速填补了金帐汗国解体之后出现了权力真空。他先后吞并了诺夫哥罗德、特维尔等等十几个公国,就连蒙古贵族建立起来的喀山汗国也不得不像伊凡三世称臣纳贡。
公元1502年,伊凡三世领导俄罗斯大小王公们一起联合克里米亚汗国,灭亡了金帐汗国,从而结束了蒙古人对俄罗斯长达260年的统治,也让俄罗斯人彻底摆脱了“白色蒙古人”的称呼。
伊凡三世完成了解放俄罗斯的重举后,获得了“全俄罗斯大帝”的尊称。但实际上,伊凡三世在他有生之年没有自称过皇帝,也没有完成俄罗斯的统一。
1505年,伊凡三世去世后,他和索菲亚公主的儿子瓦西里三世继位后,吞并了仍在独立的其他小公国,并从立陶宛手里收复了斯摩棱斯克地区,完成了伊凡三世未竟事业,统一了全俄罗斯,领土面积达到了280万平方公里。
YiIXdR5rjiDfnpPQ.jpg

莫斯科公国完成俄罗斯的统一

而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称帝的是瓦西里三世的儿子,就是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大名鼎鼎的雷帝——伊凡四世。
其实“沙皇”一词的意思是代表“凯撒”,就是那位罗马终身独裁官盖乌斯·尤里乌斯·凯撒的名字,也是罗马四帝共治时期,副皇帝的头衔。
俄罗斯之所以选择这个词作为皇帝的称呼,这和拜占庭灭亡后,俄罗斯人以罗马正统继承人的身份自居有着莫大的关系。
而俄罗斯的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在即位的时候只有三岁,朝廷大权曾经长期掌握在他的母亲和舅舅手中。直到一凡四世17岁的时候,因为他的母亲去世,他舅舅又在一场动乱中被抗议的民众给打死了,伊凡四世才得以亲政。
伊凡四世亲政之后,为了打破欧洲封建制下贵族对君主权力的制衡,他建立起了一套新的统治模式——特辖制
所谓的特辖制就是把当时的俄国差不多一半的国土都划分为特辖区,由他本人直接进行统治。这些特辖区包括了当时俄国最富庶的土地和最发达的工商业城市,而原本这些地区的领主们都被强制迁移到了边疆蛮荒之地。
cUqrkUxKreS48phf.jpg

伊凡四世

同时,为了保护自己专制君主的权力,伊凡四世还建立了一支“特辖军”作为自己的私人武装。
特辖军的官兵们人人都穿黑袍,骑黑马,他们的马鞍上挂着一颗狗头和一把扫帚,寓意就是要像狗一样忠诚于伊凡四世,为他扫清一切敌人。
伊凡四世这么简单粗暴的集权手段,自然就引起了俄国贵族们的强烈不满。1566年,伊凡四世在莫斯科召开全俄罗斯领主会议,会上两百名代表一致要求伊凡四世废除特辖制,解散特辖军。
结果,伊凡四世直接把这两百名贵族集体处死,就连上前劝阻的莫斯科大主教也被特辖军活活勒死,因此伊凡四世获得了“恐怖的伊凡”称号。
伊凡四世的粗暴手段不仅用来对付贵族们,还用来对付家里人,他的长子就是被他亲手用手杖给打死的,以至于在伊凡四世去世之后,只留下了一个在智力上存在缺陷的费奥尔多一世作继承人。
从公元862年,留里克应邀为王开始算起,到1598年费奥多一世死后绝嗣,留里克王朝历经736年的统治结束,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扩张:从弱国成为帝国

留里克王朝绝嗣后,俄罗斯经过了十五年的权力斗争、外敌入侵和内部战乱。到1613年,全俄罗斯领主会议公推伊凡四世妻子的侄孙——米哈伊尔·罗曼诺夫,成为俄罗斯皇帝,历史也进入了罗曼诺夫王朝统治时期。
说到罗曼诺夫王朝的巅峰时代,毫无疑问是属于米哈伊尔的孙子彼得一世在位时期,就是历史上声名遐迩的——彼得大帝。
hP8oMN8mkv8J430J.jpg

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刚登基的时候只有九岁,朝政大权先后被他同父异母的姐姐索菲亚,还有他的亲生母亲娜塔莉先后把持。他姐姐索菲亚就是金庸先生小说《鹿鼎记》中,提到的那位和韦小宝有过一段露水情缘的罗刹公主。
彼得大帝在位时期,正值大航海时代的黄金时期,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英国先后通过确立海权主义,登顶欧洲霸权。整个欧洲的大小国家也都在积极修海港、造舰队,纷纷谋求海路商贸所带来的丰厚利润。
而当时俄罗斯最主要的港口都是位于北海沿岸,这些港口每年都有大半时间因为海面结冰而封冻停航。所以,彼得大帝亲政之后,就一心想要为俄罗斯获得一个能够四季通航的优良海港。
这份对大海的执念,也就成为了之后四百年里,俄罗斯一直孜孜不倦地进行领土扩张的原动力之一。
一开始,彼得大帝看上的是南方的黑海,为了对抗占据黑海的克里米亚汗国,以及克里米亚背后的宗主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彼得大帝派出了一个庞大的外交使团出访欧洲各国,希望他们能够帮助俄国对抗强大的奥斯曼,建立一个反对穆斯林的神圣同盟。这就是俄罗斯历史上的“大出使事件”。
Gy1FMM9988Q8U5ym.jpg

控制着黑海的克里米亚及其奥斯曼帝国

而彼得大帝本人也化名为彼得米·哈伊洛夫,以一名海军下士的身份隐藏在使团中微服私访。
在出访期间,彼得一直在荷兰的造船厂里学习了造船的技术,在英国参观了格林尼治天文台,旁听了英国议会的辩论,切身的感受到了在文艺复兴的盛况下生机勃勃、冉冉升起的西欧社会。
不过,由于在彼得秘密出访期间,国内的反对派策动沙皇近卫部队发动兵变,试图拥立早已失势的索菲亚公主重新出山。所以,彼得大帝不得不匆忙结束了他的访问行程,紧急返回国内平叛。
彼得回国之后,很快就平定了叛乱,索菲亚也被关进了修道院,终生囚禁。而反对派的另一位重要成员,就是彼得的原配妻子叶夫多基娅皇后也被勒令出家,成为了一名修女。
这里之所以要特别提一下这位皇后,就是因为她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位斯拉夫民族出身的皇后,此后的历代俄罗斯皇后,基本上都是来自德意志各王国的公主们了。
在出访欧洲期间,彼得大帝发现欧洲各国对于在组织一次针对奥斯曼的十字军毫无兴趣。不过,很多国家倒是对三十年战争之后成为波罗地海霸主的瑞典心怀不满。
于是,彼得大帝也顺势就把瑞典作为俄国争夺出海口的目标,把目光从南方的黑海转向了西方的波罗地海,与各国君主们缔结了反瑞典的秘密君主协定,建立起了北方同盟
mZS31Vv5bXSBBw43.jpg

北方同盟和瑞典的对峙

公元1721年,在经历了先败后胜的挫折后,以俄罗斯为盟主的北方同盟最终赢得了这场历时21年的北方战争。俄罗斯获得了瑞典在波罗的海东岸的大片领土,特别是获得了涅瓦河的出海口。
于是,彼得大帝在涅瓦河出海口的兔子岛上修建了一座叫“彼得保罗”的要塞,然后又以这一座要塞为中心,在涅瓦河口建立了一座新的城市,就是今天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
城市建成之后,彼得大帝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了圣彼得堡,并将国号由“莫斯科国”正式改为“俄罗斯帝国”。
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就曾经称赞圣彼得堡是“俄罗斯面向西方的窗口”,而那座彼得保罗要塞如今也成为了一处旅游胜地,要塞中心的彼得保罗大教堂正是历代俄国沙皇的埋骨之所。
虽然赢得了北方战争的胜利,但是21年的血与痛的代价,也让彼得大帝知道了来自东方蒙古人的军制已经被欧洲所淘汰。于是在战后,彼得大帝废除了俄国沿袭自蒙古人的军制,效仿欧洲国家建立起了近代化的海陆军制。
同时,彼得大帝效仿英国和荷兰,完善了行政区划,改革了税收制度,确立了官员等级,还根据荷兰的国旗为俄罗斯设计了新的国旗。
RnZzRtGIQzy7jmgj.jpg

荷兰国旗和俄罗斯国旗

在经济领域,彼得大帝同样以西欧为示范,开始兴办工厂、发展贸易,同时还要求贵族子弟必须要有在西欧留学的经历才能继承爵位和入仕为官。
在社会方面,彼得大帝也效仿欧洲人的社会生活,强迫留大胡子的斯拉夫男人剪掉长胡须,在国内推行穿西服、说法语等一系列社会化改革,大大加快了俄罗斯社会向近代化的转型。
而和彼得大帝同时代,命运轨迹极为相似的君主还有法国的路易十四,和中国的康熙皇帝,三人都是少年继位,待机时间超长,都将自己国家推向盛世,因此三人被史学界称之为“三日并出”。
公元1725年,彼得大帝去世后,在禁卫军的拥戴下,彼得大帝的第二任妻子叶卡捷琳娜皇后加冕称帝,成为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
后来因为彼得大帝的男性后代绝嗣,几经周折之后,俄国皇位落到了彼得大帝出生在德国的外孙彼得三世的手中。
这位彼得三世,他不仅从心里就看不起自己母亲的祖国,还鄙视俄罗斯人信奉的东正教。所以彼得三世登基之后,屡屡把自己个人喜好凌驾在国家利益之上,和俄国的贵族、教会、军队之间时常爆发冲突。
t1lK51K3uwLtLzQQ.jpg

彼得三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

而和彼得三世相比,他那位同样出生于德意志古老贵族家庭的妻子叶卡捷琳娜皇后,就要深得民心得多。叶卡捷琳娜和彼得成婚之后,不仅皈依了东正教,而且还积极努力地学习俄语,尽量想要早一点成为一个真正的俄罗斯人。
因此,彼得三世和叶卡捷琳娜之间的关系十分恶劣,夫妻二人成婚之后多年没有同房,所以直到两人婚后的第九年,叶卡捷琳娜才生下了他们的长子保罗。
说起这位保罗其实也挺可怜的,他刚出生的时候,因为父母关系恶劣,彼得三世不承认保罗是自己的儿子,认为这是叶卡捷琳娜和情人的私生子,所以从小就冷淡保罗。
等到后来,叶卡捷琳娜发动政变干掉了彼得,成为俄罗斯的新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之后,保罗也长大。结果长大之后的保罗,无论是相貌还是脾气秉性,都跟他父亲彼得三世如出一辙,因此又受到了他母亲的厌恶。
据说叶卡捷琳娜二世一直打算废除保罗的继承权,直接传位给保罗的长子亚力山大,不过最终还是因为叶卡捷琳娜二世突发中风去世,保罗才得以登上俄罗斯的皇位。
e6kIs9KNfyfZyuL9.jpg

英剧《叶卡捷琳娜大帝》剧照

保罗三世在位期间,正是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时代,因为保罗在英、法之间的反复横跳,引起了俄国贵族和军方的不满。
最终,在他儿子亚力山大的默许下,圣彼得堡总督发动兵变杀死了保罗,拥戴亚历山大登基为亚历山大一世。亚历山大一世也因为击败了战无不胜的拿破仑,而获得了“欧洲救世主”和“神圣王”称号。
亚历山大一世继位之初,延续了他祖母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开明专制,在继续打压大贵族,收拢政治权力的同时,也继续允许自由主义思想在俄国广泛传播,在俄国国内也进行了很多工业化和法制化的建设,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等很多领域都开始进入了一个极盛的时代。
不过亚历山大一世或许是因为苦于无后的原因,在晚年开始沉迷女色,迷信神秘主义,导致朝政荒废,俄国的国力因此开始走向了下坡路。最终亚历山大一世仍然没有子嗣而去世,之后由他的弟弟尼古拉继位为沙皇。
OcVHk94Y0L0Lttl9.jpg

俄罗斯的对外扩张

在俄罗斯走向下坡路的同时,西欧国家却因为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国力向前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俄罗斯以为自己还是那个率领反法同盟打败了拿破仑时的俄罗斯。
直到1855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被英法联军击败,战败的种种惨状接连不断地被送到了圣彼得堡的宫廷之中,当时正因为肺炎卧病在床的尼古拉一世面对这个战争结果羞愧难当、懊恼不已,所以他主动停止了一切治疗,放任自己就这样病死在了床上。
尼古拉一世死后,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二世继位,立即和英法达成和议,然后开始在国内进行资产阶级近代化改革,史称“俄国农奴制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先是颁布了《二·一九法令》解放农奴,同时改革司法制度,建立地方的自治会议,开始发展近现代化的教育体制,以及改革俄国的军事制度,从方方面面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发展,试图努力赶上西欧国家的发展步伐。
与此同时,亚历山大二世在位时期,俄罗斯也加快了对外扩张的步伐,先后通过《北京条约》、《中俄勘分东界约纪》、《伊犁条约》等多个不平等条约,从中国获得了14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了俄罗斯历史上割取中国领土最多的一位沙皇。
变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分裂

1881年3月13日,亚历山大二世在圣彼得堡街头视察的时候,被俄国左翼组织刺杀身亡。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三世即位后,在他遇刺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教堂作为纪念,这就是今天被俗称为“滴血教堂”的圣彼得堡基督复活大教堂。
daaZiJ99weXBr2b2.jpg

基督复活大教堂

亚力山大三世的儿子,就是通常被认作为末代沙皇的尼古拉二世,正是在尼古拉二世的带领下,俄罗斯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泥潭。加上尼古拉二世受到妻子的影响,宠幸被称为“妖僧”的民间大师拉斯普京,更是引发了贵族和军队的强烈不满,俄国社会开始出现了严重的动荡。
而此时正在和英、法、俄两线作战的德国,为了迫使俄国尽快退出战争,结束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德国总参谋部秘密策划,协助流亡瑞士的俄国左派革命领袖——弗拉基米尔·列宁,秘密返回俄国发动革命。
最终,在经历了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之后,俄国的君主制度被废除,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成为了国家新的主人,而尼古拉二世一家也被布尔什维克集体处决。
与此同时,因为布尔什维克领导的苏俄政府,违背了战前与英、法的协约,单独和德国议和,再加上布尔什维克拒绝继续偿还沙俄政府欠下的外债。所以在一战结束之后,原来的协约国各国再次组成联军,联合苏俄国内的反对派,共同出兵俄罗斯,试图推翻布尔什维克政府。
不过在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布尔什维克集中全国物力和人力,艰辛地打退了协约国联军,并将革命的火种点燃了俄国全境。
WI1U2tdizIv6EZ6Z.jpg

列宁

1922年,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外高加索联邦共同签署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条约》,社会主义超级大国——苏联,就此建立。
苏联成立两年后,列宁去世,政权落到了斯大林的手中。
斯大林在成为了苏联最高领导人之后,一心想要建立起自己的个人独裁统治,而这份政治野心显然违背了列宁建立的集体领导的民主集中制,势必要引发苏联高层内部权力的重新分配。因此,斯大林在1934年发布了臭名昭著的“大清洗运动”。
在整个大清洗的过程中,领导了十月革命的六位布尔什维克政治局委员,除了已经去世的列宁和斯大林本人之外,其他四人全都被处决;从十月革命到列宁去世期间,入选苏共中央政治局的七位政治局委员中,有五人被处决;1934年召开的苏共十七大的1966名代表中,有1108人被捕,几乎全都死在了狱中;
除此之外,苏联红军的5位元帅被处决了3位、15位集团军司令被处决了13位、9位海军上将被处决了8位、57位军长被处决了50位、44位军政委被处决了41位、186位师长被处决了154位。至于中层和基层的官兵以及普通民众,光是斯大林本人亲自签署处决令而被处死的就多达68万人之多。
wc7nJB7Wv1W4VqzN.jpg

斯大林

在斯大林完成了集权之后,苏联的发展道路就走上了“斯大林模式”,指令计划高度集中于中央,地方权力过于弱小。在经济方面,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片面发展重工业,作为“以粮为天”的乌克兰农民就遭到了残酷的迫害。
不过,也正是快步的重工业建设,使得苏联成为了当时世界第二、欧洲第一的工业强国。也因为计划性经济措施,使苏联避免了1929年全球经济大危机带来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得益于战前的扩张准备、军民的浴血奋战、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寒冷的广袤国土加持。最终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胜利,成为了战后和美国分庭抗礼的两大超级强国之一。
在斯大林死后,继任的赫鲁晓夫恢复了列宁时代确立的苏共集体领导制度,结束了斯大林模式的统治方式,放宽了对社会的管控,将国家的重心从政治领域转到了经济领域,史称“赫鲁晓夫解冻”。
然而,赫鲁晓夫的改革在损害了苏联官僚阶层利益的同时,却没能真正赢得苏联民众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在1964年,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勃列日涅夫发动政变,推翻了赫鲁晓夫,掌握了苏联的最高政权。
zz6WpCp29KnN644b.jpg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虽然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占据优势地位,但是经济却一度停滞发展,再加上和美国的军备竞赛,严重内耗了苏联本已脆弱不堪的经济系统。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死后,继任的苏共中央总书记是曾经担任过克格勃主席的安德罗波夫。
在安德罗波夫上台之后,对苏联体制的弊端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改革,差一点就成为了苏联的“中兴之主”。只可惜天不假年,67岁才上台的安德罗波夫在位仅仅15个月就因病去世。
安德罗波夫去世之后,73岁高龄的契尔年科接过领导权,13个月后就病逝在了任期上。
经过三年连换三位领导人的打击,苏共中央这次推选出了较为年轻的戈尔巴乔成为新的苏共中央领导人。可等到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所有人都是大失所望。
那些指望选个年轻领导人在台前表演的保守派官僚们失望了,因为戈尔巴乔夫根本不受他们的控制,执意要进行改革。而那些寄希望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派官员们也失望了,因为他们推举出来的这位戈尔巴乔夫,走的是赫鲁晓夫式的修补路线。
历史告诉我们,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最终彻底失败了,而戈尔巴乔夫也失去了保守派和改革派们的信任,变成了孤家寡人。
OGs7M7kYKd79U5Bb.jpg

戈尔巴乔夫

1991年8月19日,趁着戈尔巴乔夫去克里米亚度假的机会,苏联的副总统、总理、克格勃主席、国防部长、内政部长和国防会议副主席等等,这些强硬的保守派高官们集体发动政变,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接管了国家权力。这就是苏联解体前的重大变故“八·一九政变”。
此时,在苏共党内一直受到排挤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做出了反应,宣布这是一场非法的政变,负责守卫俄罗斯政府大楼的坦克营也立刻表态拥护俄罗斯总统。
于是,叶利钦爬上政府大楼外的一辆坦克,站在坦克上对着街上的民众和媒体记者们进行了一番慷慨的演讲,迅速在苏联各地引起了强烈的响应,大量的莫斯科民众自发地聚集在俄罗斯政府大楼前,支持叶利钦。
8月24日,八一九政变宣布失败,但是八一九政变造成的动荡以及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耗尽了苏联民众心中对苏共政府最后的那一点点信任和希望。而阻止了这场政变的叶利钦,在一夜之间成为了苏联民众心目中的“救世主”。
11月6日,叶利钦宣布苏联共产党是非法组织,禁止继续在俄罗斯境内活动。随后,苏共中央的办公大楼被俄罗斯政府查封,苏联各个加盟共和国的共产党也纷纷宣布解散。
z6lz4C5njwLFzXF4.jpg

苏联的解体

1991年12月8日,苏联最核心的三个成员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领导人签署协议,共同宣布退出苏联。无力回天的戈尔巴乔夫只有接受现实,宣布辞去苏联总统的职务,于1991年12月25日在晚间新闻联播时,正式宣布苏联解体。
当天晚上7点32分,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红旗缓缓降下,当年由一代雄主彼得大帝亲自设计的俄罗斯国旗又一次冉冉升起,重新飘扬在了俄罗斯的上空。

0

主题

162

回帖

332

积分

钻石:0 元

金豆:333 点

金券:-3 券

银豆:0 点

发表于 2022-3-17 23: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牛逼!!

0

主题

124

回帖

267

积分

钻石:0 元

金豆:268 点

金券:-4 券

银豆:0 点

发表于 2022-3-17 23: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0

主题

134

回帖

293

积分

钻石:0 元

金豆:294 点

金券:-8 券

银豆:0 点

发表于 2022-3-17 23: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棒!!

0

主题

144

回帖

307

积分

钻石:0 元

金豆:308 点

金券:-2 券

银豆:0 点

发表于 2022-3-17 23: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历害!!

0

主题

156

回帖

351

积分

钻石:0 元

金豆:352 点

金券:-4 券

银豆:0 点

发表于 2022-3-17 23: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棒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有礼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